新医改下两票制推行
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医疗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医改已经进入攻坚期,政策持续加码,从集中采购到两票制推行,产品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打造高效合规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流通领域经营企业生存堪忧。
中国医疗器械将迎来黄金时代
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40亿美元,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市场,专家预测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能够维持20%以上的增长。按照这种趋势,中国有望很快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未来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
推动黄金时代的五大原因
① 市场
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基本上达到平衡状态。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19,2013年的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2,医疗器械市场还存在较大缺口,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而且我国几乎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势必伴随着对于医疗服务更高的需求,市场驱动大。
② 政策
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落地,国家大力推动进口替代,引导优先采购国产设备,而且高端医疗器械被明确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强化质量和创新,本土企业创新热情更为高涨。
③ 投资
投资机构活跃,投资风向转向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器械投资逐渐成为热门,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题。
④ 技术
大批海归人才回国发展,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引入了不少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⑤ 管理人才
大部分外企高管工作上遇到升职瓶颈,自身十分愿意而且也比较适合帮助国内创业公司提升管理。
器械即服务,家用医疗器械需求快速提升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未来五到十年将会迎来高速的发展,但医疗器械未来的走向如何呢?
小编认为, 应该先充分了解中国的市场环境背景,社保支出压力过大,控费是核心!控制医保支出,主要有三大手段:控费手段一:减少不必要去医院的次数(医用仪器家用化推广);控费手段二:从疾病治疗转为疾病预防;控费手段三:康复追踪。
当前慢性病及医院服务
根据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慢性病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健康威胁,在每年1030万死亡病例中占比超过80%。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就占到整体死亡的三分之二。根据卫计委统计,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在2005年以来不断上升,老龄化和城镇化正是慢性病患病率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老龄化人口的健康需求保障如何解决,慢性病的诊疗和康复,作为健康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众所周知,去医院看病,传统的看病常规流程是:医生先诊断病情再提供咨询服务(开药或者开刀手术)。医院专注于对患者进行治疗,核心场景主要是检查和诊疗。但对于很多病症来说,特别是慢性病,医生通常没有足够时间详细问诊,且医患病史资讯常常不完整,仅仅依靠医院的单次性检测又无法全面反映问题。
如何帮助医生快速作出快速正确诊断
早期的家用医疗设备只是简单的参数收集,譬如血压计、血糖仪等等。但随着物联网+医疗+大数据的作用,医疗器械即服务的时代会快速到来,持续、全面、医疗级的数据价值会越来越大。而作为身体健康数据的来源点,智能家用医疗设备将会成为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随时记录的健康参数不仅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自身的健康管理,一旦发现健康问题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减少误诊发生率。
结语
未来,“诊断+服务”将是医疗核心,要达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效果,不仅是入院诊疗,诊前数据采集监测和诊后康复跟踪也至关重要。器械即服务,将医疗仪器家用化是趋势也是必然,像高电位等仪器在日本被称为24小时家庭医生。未来将有更多家庭推广使用,家用医疗器械永远是行业发展的方向。挑战即机遇!在医械大洗盘的大环境下,把握住正确的风向,才能让自己屹立不倒。
每天几分钟,知晓医药事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