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码

卫计委为民营医院花钱;微软谋划虚拟医生助手;处方药外流诱惑医药电商 | 9.11 医周药闻

2016-09-11 10:35:18 源自:普天药械网

卫计委为民营医院花钱;微软谋划虚拟医生助手;处方药外流诱惑医药电商| 9.11 医周药闻

普天小编每周日为你回顾上周医疗健康领域大事件,将每周大健康领域发生的新故事、诞生的新概念、发布的新产品展示出来。

  1、卫计委为民营医院花钱 昆明270万支持学科建设

  9月8日,记者从昆明市卫生与计生委获悉,为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开展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卫生计委将花费270万元对包括同仁医院在内的16家民营医院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进行扶持。

  据介绍,按照《2016年昆明市民营医院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符合申报条件的昆明市管民营医院均可自愿申报,参加项目遴选。按照工作方案规定的程序,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医院和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根据评审得分高低,确定了拟立项的16个项目名单,并于2016年8月1日—5日在昆明市卫生计生委官网上进行了公示。

  2016年昆明市民营医院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项目总经费为270万元,市卫生计生委将通过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督导,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落到实处、用在实处。

  2、国家卫计委:分级诊疗不是让老百姓都到基层医院看病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副司长姚建红今天表示,所谓分级诊疗不是让老百姓都到基层看病去,而是要分不同的情况。在未来医改过程中,分级诊疗被确立为第一要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9月8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关于分级诊疗,姚建红表示,三甲医院医疗水平比较高,集中了最优质的资源,老百姓愿意到三甲医院去,是非常理解的。实行分级诊疗,不是说老百姓都到基层看病去。

  他进一步解释说,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些老百姓的病就应该到三甲医院看病,比如这个病比较复杂,不适合到基层去,第一次看病就应该到大医院去;第二种情况,有些病最好在基层看病,比如感冒发烧,这些病最好在基层看;第三种情况,这些病最好在基层看,但在上级指导下在基层看病。

  姚建红表示,现在医疗诊疗发展这么快,都到大医院看病,显然大医院是不堪重负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分级诊疗现在已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是第一位的任务。

  3、开放病历:这才是打破医院信息孤岛的第一步

  两周前,深圳出台国内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从分级诊疗到社会办医,业界媒体对这些新规异常兴奋。“发酵”两周后,一个可能带来更深刻、更长远、更广泛变革的规定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次的关键词是“开放病历”。

  条例规定,对已完成的病历,医疗机构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六小时内,提供查询、复印、复制服务。

  4、北京开出首张罚单:百度搜狗医疗广告违规被查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9月1日刚刚实施,就有企业因违反新规被查。因涉嫌在搜索引擎中发布违法广告,海淀工商分局近日对百度、搜狗引擎以及北京宝岛妇产医院、京科肝泰医院、北京龙城医院进行立案调查,这也是北京市首例违反《暂行办法》的案例。

  5、微软谋划“虚拟医生助手” 欲推医疗数字化转型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涌现,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微软认为,在这个时代,“物质和数字世界的边界逐渐模糊”,各行各业都需要进行一场“数字化转型”,以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在日前举行的“微软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分享沟通会”上,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介绍,在推动行业及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微软可以做四件事:一、协助客户与其客户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二、提升客户员工的生产力;三、改进客户的产品服务;四、优化客户的业务运营。

  6、线上医生集团+线下“迷你诊室”,邻家好医想让工作生活都有家庭医生

  从1993年筹划引进,到今年推进政策的颁布,我国的家庭医生现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毫无疑问,国家的鼓励,会让家庭医生领域的创业形态如火如荼。邻家好医作为该领域的创业公司之一,会不会赶上这波红利呢?

  从邻家好医APP上可以看到,邻家好医能在线上为用户提供极速通话、图文电话咨询、面诊、转诊等服务,服务的医生既包括三甲医院主治以上的专科专家,也有包括从事基层和社区临床医疗的全科医生。

  邻家好医创始人兼CEO罗林介绍,这些合作医生均为兼职的个人。全科医生负责用户的日常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和上门面诊,以及疑难杂症的分诊和转诊;专科医生则在咨询和面诊之外,接受转诊病人以及为全科医生培训。 “我们希望,用户有了小毛小病都能来找我们。对于疑难杂症,我们也可以做到精确分诊和转诊。”

  7、互联网医疗企业烧钱大战降温,更加考验核心资源与商业模式

  从就医160裁员到寻医问药网裁员,再到春雨医生、丁香园、杏树林等开始战略转型,2016年可谓是互联网医疗创业企业的各种商业模式能否赚钱的关键一年,此前的烧钱大战正在降温。无论是从对投资人负责还是从创业企业发展来看,这些企业都急需回归到商业本质,务实地去赚钱。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政府促进医疗改革的利好信号,促使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4-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分别为29.5亿元、42.7亿元,增长率为44.7%。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125.3亿元。

  8、就医160 CEO罗宁政:构建“医疗互联网+”生态系统

  9月2日,亿欧华南医疗沙龙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到Belter倍泰健康董事长方炎林、七乐康CEO姜海东、博德嘉联创始人林锋、就医160 CEO罗宁政、健康乐副总裁王奎忠、新元素医疗首席科学家张黔、岗岭集团副总裁张可帅、赵洪分享投资董事总经理、亿欧公司联合创始人张佳伟等嘉宾共同出席。本次沙龙以“革新、转型”为主题,嘉宾围绕互联网医疗、医生集团、精准医疗、慢病管理、医药电商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就医160 CEO罗宁政指出,①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对比国外成熟模式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②就医160除了连接医生和患者之外,还在连接了医院,甚至连接了社区医疗机构,将整个医疗服务形成闭环;③就医160试图构建“医疗互联网+”生态系统。

  9、处方药外流“诱惑”医药电商,药店股业绩迎新增长点

  周四A股继续低位盘整,上证指数收盘上涨0.13%。盘面上,受益于处方药外流主题的九州通表现强势,全天涨幅超过9%。而记者获悉近期广东健客等医药电商企业纷纷布局处方药外流业务。

  有机构分析认为,处方药外流可能带来的万亿元级别市场,引来不少医药电商布局。这也使得A股市场部分药店、医药流通等龙头公司迎来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虽然未打开网售处方药的大门,但处方药巨大的市场让医药电商等相关企业难以抵挡其“诱惑”。

  今年7月,发改委公布了《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明确提出医药机构不得限制处方外流。

  “虽然这些处方药不可能都流出医院系统,但至少外围的企业可以有机会来争抢这部分蛋糕。我们认为,随着医疗医药体制改革,未来处方药外流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医药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

  10、康康血压获以岭健康城3000万元A+轮投资,将建慢病互联网医院

  9月9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以岭健康城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 3,000万元认购康康盛世(旗下品牌为“康康血压”)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312.5万元,其余投资款计入康康盛世资本公积金,占增资后康康盛世注册资本的20%。

  据了解,该慢病互联网医院名为贵阳市康康慢病互联网医院。工商资料显示,康康盛世在2016年7月注册成立了贵阳康康慢病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按照曾明发的说法,康康慢病互联网医院此前已获得了工商局发的工商营业执照和卫计委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计在10月份左右投入运营。

上一篇: 下一篇:
购物车(0)
0
QQ客服